作者: ‖ 時間:2015-4-16 ‖ 來源:www.yjcooling.com ‖ 點擊:1050
傻錢多!從去年橫掃美國黃金被套牢的中國大媽,到在日本搶購馬桶蓋以及天價大米的中國游客,國人一次又一次為自己的任性買單。事實上,隨著錢包漸鼓,任性的中國人每到一地,搶購各類商品的新聞總能引來熱議。其中最具諷刺意味的是,一些中國人帶著對洋貨的崇拜,以高價格換來的卻是國產貨,狠狠地扇了自己一記耳光!
而這記耳光,更打在多數一味追求洋貨的國人的臉上。比如在中國地暖行業,因為消費者熱衷洋貨而被“打臉”的三大怪象就很突出:
怪象一:消費不理性,把洋外衣等同于高品質。部分業主安裝地暖,不考慮性價比只問“出處”(哪里生產)。理由是洋品牌品質更靠譜。不可否認,國外地暖品牌尤其德系品牌向來是品質的象征。但消費者也應該清楚,不是所有洋品牌都具有高品質,也不是所有洋品牌的所有系列產品都具有高品質。比如,同樣是德系壁掛爐品牌,有的產品的故障率比國產壁掛爐還要高。再比如,某德系品牌壁掛爐低端系列產品的核心配件,比國產主流品牌產品低了多檔。但由于貼上了德系品牌logo,價格反而比配置更高的國產品牌高一兩千元人民幣。
怪象二:企業不誠信,虛報原產地。似乎只要和德國、意大利沾上邊,地暖、壁掛爐產品就會更好賣。目前國內號稱來自德國、意大利的地暖管道、分集水器以及壁掛爐品牌多達數百個,其中不乏地道的德國、意大利制造,但有不少品牌要么是在德國或意大利注冊公司,生產地在卻土耳其或波蘭等欠發達國家,要么壓根就是在土耳其、波蘭貼牌生產。
怪象三:行業不成熟,假洋鬼子橫行。比虛報原產地更可恨的是,明明是國產產品,卻硬要包裝成洋貨。據《中國建設報·冷暖家居》初步統計,目前活躍在市場上的地暖管道、分集水器、壁掛爐等品牌,竟然超過半數都號稱來自國外。它們要么有一個洋名,要么建了一個英文網站,要么在國外還真有辦事機構,只不過是連當地人都不曾聽過、見過的品牌,只在中國招搖過市。
以上三大怪象的存在,最終吃虧的還是消費者。其實,對地暖消費者來說,熱衷洋品牌、追求高品質沒有錯,但如若只問“出處”不問“內在”,勢必會助長行業不正之風,同時讓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——多花冤枉錢不說,還可能花高價錢只買到“次品”。
值得一提的是,本土化已成中國地暖行業大勢所趨。目前幾乎所有主流歐洲地暖品牌要么在中國設工廠,要么在中國進行組裝(或代工)。同時,國產地暖品牌經過多年積累,在技術、工藝、設計等方面均有質的提升,比如小松鼠、萬和等品牌已經成為民族壁掛爐品牌的旗幟,日豐、偉星等品牌則成為民族管道品牌的旗幟,在品質上和洋品牌并沒有明顯差別。從這點看,錢多的中國人不如聰明一把,只為品質或性價比而非“洋外衣”買單。